纵观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,无论是繁荣昌盛的盛世线上股票配资炒,还是动荡不安的乱世,奸臣始终存在于朝堂之上。他们往往残害忠良,奢侈挥霍,有的甚至成为千古罪人,名垂青史。
在这些奸臣中,有四位尤为臭名昭著,他们荒唐的故事不仅令后人痛恨,还留下了四个流传至今的成语。
那么,这四位奸臣究竟是谁?他们各自留下的成语又是什么呢?
首先,首当其冲的大奸臣无疑是赵高。他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奸臣。
秦始皇驾崩之后,赵高为了保全自身的安全,联手秦二世胡亥篡夺皇位。在这一过程中,扶苏、蒙恬、蒙毅等忠良接连被杀。
赵高最害怕的便是扶苏即位后,蒙恬等人会来清算自己,于是他果断先下手为强。
胡亥继位后对赵高极尽宠爱,赵高也逐渐沉迷于享乐。为了每天都能沉浸在这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中,胡亥将朝政大权全部交给了赵高,自己则纵情声色,荒废朝政。
展开剩余92%尽管掌握实权,赵高却仍然垂涎李斯的丞相之位。经过精心策划,李斯最终遭受腰斩的惨刑,众多贤臣也被赵高迫害致死。
李斯死后,赵高坐上了丞相宝座,权势达到了巅峰,甚至不把皇帝胡亥放在眼里。
在赵高看来,胡亥不过是个无知的孩子,而自己则是掌控朝政、智慧超群的太上皇。
有一次秋高气爽,赵高命人牵来一只小鹿,他当场向胡亥谎称:“皇上,臣特意为您寻找了一匹好马,供您欣赏和玩耍。”
胡亥听后大笑道:“赵丞相,你是不是糊涂了?这分明是一只小鹿,怎能说成是马呢?”
赵高心中暗想:“这到底是鹿还是马,可不由你说了算。”随后,他便问众大臣这到底是鹿还是马。那些怕他或想讨好他的人都称其为马,而正直的大臣们则直言这是小鹿。
面对众说纷纭,胡亥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,甚至误以为自己冒犯了神灵,赶紧请来算卦的老人占卜。
这件事充分暴露出胡亥在赵高眼中不过是任由摆布的玩偶,而赵高则是制定一切规则的主宰。
事后,赵高秘密派人将那些坚持说是小鹿的忠臣全部杀害。
可见赵高嚣张至极,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。他用卑劣无耻的手段铲除异己,实在是心狠手辣。
后来赵高又密谋杀害秦二世胡亥,立皇室成员子婴为帝。
子婴假装生病,诱使赵高前来探视,恰在此时,宦官韩谈出其不意地将赵高斩杀,一代奸臣由此终结。
赵高死后,子婴还诛灭了他的三族,彻底清算了他的余孽。
第二位大奸臣便是北宋时期的秦桧,他曾参与秘密谋害民族英雄岳飞。
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后,为了迎合民心、稳固皇权,提出“迎二圣回朝”的口号。
起初,众人都以为他真心诚意,纷纷响应,积极北上抗击金兵。
然而不久,赵构真面目显露,他根本无意让“二圣”归来,朝中主和派迅速掌握了大权。
像岳飞这样主战的将领便成了赵构眼中的眼中钉,秦桧等人开始忙碌起来。
实际上,这一切都是赵构幕后操纵。身为皇帝,他不愿亲自动手,便派别人替他背负骂名。
秦桧也十分卖力,千方百计寻找岳飞的罪名,奈何一直无果。
在秦桧、万俟卨等人的努力下,岳飞等人终被捕入狱。
当时名将韩世忠问秦桧岳飞等人究竟犯了何罪,秦桧回答道:“其事体莫须有。”
“莫须有”意为“可能有”,即岳飞或许有罪。
仅凭这模糊不清的罪名,岳飞便被囚禁,实在荒唐至极。韩世忠听后愤怒地说:“‘莫须有’三个字,怎么让天下人信服?”
正是这三个字,令南宋王朝杀害了这位民族英雄。
赵构对这次行刑十分重视,亲自安排将士严密看守,生怕岳家军前来救援。
但岳家军未曾现身,行刑顺利完成,秦桧因此成为千古罪人。
其实,赵构最初并不热衷杀害岳飞,但金人主动提出和谈,而和谈的条件是除掉岳飞,否则谈判无望。
岳飞命运凄惨,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尽忠的国家最终背叛了他。
第三个成语是“司空见惯”,意指某事或某物极其常见,毫无新奇可言。该成语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。
然而,这个成语真正的主人公却是另一位唐代诗人李绅。
或许不少人已忘了他是谁,但他写过的一首诗却家喻户晓: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这正是《悯农二首》中的名句,小学课本里常用以教育节约粮食。
我依稀记得小学时,吃完饭正准备离开,老师走过来叮嘱:“把碗里的米饭吃干净。”
当时我疑惑:“碗里就剩几粒米,吃不吃有何区别?”
老师淡淡回答:“粒粒皆辛苦。”
听到这句话,我立刻明白了老师的用心,便认真吃光了碗里的饭粒。
这首诗教会了许多孩子珍惜粮食,但谁能想到,写下这首诗的李绅本人却过着奢侈腐败的生活。
随着官职节节高升,俸禄丰厚,李绅逐渐变成一个只知享乐的败类。
他对百姓疾苦早已漠不关心,只关心自己吃饱穿暖,毫无担当。
有一次,他请朋友刘禹锡吃饭,摆出一桌奢华珍馐,对于李绅来说,这不过是家常便饭。
席间还安排家中美女舞蹈助兴,刘禹锡对此颇有微词,写下诗句:“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。”
意为李绅对这种奢靡生活早已习以为常,而刘禹锡作为苏州刺史,心中满是哀叹。
李绅的奢靡生活在大唐传开,引来韩愈、李贺等著名诗人的鄙视。
苍天尚有公道,李绅最终因奢侈腐败和暴虐他人被定为酷吏。
成为酷吏后,国家剥夺了他的爵位,禁止其后代入仕,他也因此遭受严厉处罚。
最后一个成语便是“口蜜腹剑”,意思是嘴上甜言蜜语,内心却藏刀剑,形容口是心非、阴险毒辣。
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李林甫,他和李绅一样,都曾任大唐宰相。
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权相,他极其看重权力,时刻担忧有才干的人超过自己而被废黜,心胸狭窄,充满嫉妒。
这样的人居然能当上宰相,也反映了唐朝官场的复杂险恶。
李林甫上任后既开心又忐忑,一方面享受权力,另一方面又担忧有人威胁他的地位。
为巩固位置,李林甫表面上用甜言蜜语笼络众人,装作和蔼可亲。
私下里,他却暗中设计陷害那些有才能的大臣,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胁他权力的人,一个也不放过。
每当朝廷选拔新人,他都心惊胆战,怕有才华横溢的天才出现。
因此,他动用权势排挤优秀人才,甚至让他们见不到皇帝的面。
不久,唐玄宗察觉异常,质问李林甫。李林甫谎称:“民间人才这几年已被挖掘殆尽,近来难以招揽新人。”
唐玄宗竟信以为真。李林甫还偶尔放几个新人过关,待其上位后又秘密将其铲除,罪行极其恶劣。
以上便是中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奸臣的事迹,他们的恶行令人发指,因而被后世用成语流传,成为警示世人的不朽教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常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