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后,迅速清除了哥哥遗留下来的政变小组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,包括徐羡之、谢晦、傅亮等人,开始专心治国。他励精图治,三次主动向北魏发起了进攻。辛弃疾在《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中写道: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,表达了他对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感慨。刘义隆的心愿一直是收复“河南地”,这片土地原本是他父亲刘裕在灭后秦时所占领的,但随着北魏的侵蚀,河南的控制权逐渐丧失。
元嘉七年,年仅24岁的宋文帝刘义隆决定开始北伐,以收复失地。他不仅有宏大的志向,而且待敌有礼。在发动如此重大军事行动之前,他并未突然发起进攻,而是派人向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宣告:“河南昔日属宋土,今被彼侵占,今日我将恢复旧境,不涉及河北。”拓跋焘听闻后,不但不被刘义隆的善意感动,反而勃然大怒:“我出生时就知道河南是我家的,怎么成了你刘家的?若你想来打,尽管试试!”
此时,随刘裕征战四方的开国功臣们大多数已不在,只有檀道济仍然能独当一面。其他如王仲德、竺灵秀、段宏等将领,要么年事已高,要么有鲜卑血统,不被刘义隆信任。经过筛选,唯一可以派遣的将领是到彦之。虽然到彦之曾是刘裕麾下的功臣之一,但早年失利,多次被调往荆州陪伴刘义隆成长,未曾真正担任核心将领。唯有因为他是刘义隆的亲信,掌握了宫廷宿卫,才有机会被任命。
展开剩余79%430年3月,带领五万北伐军的到彦之,采取了极为缓慢的进军路线,用三个月的时间,行进数百公里,终于进入河南。北魏的拓跋焘迅速撤兵,给宋军留下了虚假的胜利假象。到彦之顺利占领了碻磝、滑台、洛阳和虎牢等地,成功收复了河南的失地。然而,拓跋焘突发反击,快速集结兵力进行反攻。到彦之畏敌而退,未能坚守,短短一个月内,宋军便遭遇惨败,不得不撤回宋境内。其他各路宋将也纷纷撤退,河南土地再次丧失,仅剩朱修之坚守滑台。431年,刘义隆不得不派遣老将檀道济前去援救滑台,但未能成功。这场北伐如同虎头蛇尾,最终以失败告终,宋朝几乎倾尽国库,积贫积弱。
尽管这次北伐失败,刘义隆并未气馁,他开始整顿国内政治,恢复国力,以期未来再次发起战争。然而,正当他调整战略时,到彦之因病去世,檀道济全家也遭到诛杀。传言檀道济被捕时,愤怒地抛下官帽大喊:“你毁了自家长城!”然而,刘义隆对此并不理会,仍坚定清除异己,直到最终排除了所有能带兵的将领。经过二十年的积累,刘义隆再度准备发动北伐。
第一次北伐失败后,拓跋焘将注意力转向了柔然,并大规模消灭北方割据势力,南北朝的战争因此暂时停滞。这一空档期让刘义隆得以专心整顿国内经济,成功恢复国力,历史上称之为“元嘉之治”。然而,450年1月,拓跋焘收拾完北方敌人后再次向南出兵,带着十万大军从洛阳出发,一路横扫,几乎摧毁了刘宋淮河以北的所有防线,造成了严重的民众灾难。已经44岁“高龄”的刘义隆依旧没有放弃北伐的想法,决定再次发动北伐。
此时,60岁的老将王玄谟希望在刘义隆晚年能有所建树,积极向皇帝上奏,主张再次北伐。刘义隆看到奏折后,心中燃起了“封狼居胥”的梦想,辛弃疾在《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中写道的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便出自这一背景。尽管王玄谟已经42年未参与大规模战争,年事已高,刘义隆依然决定将20万大军交给他,兵分三路再次出征河南。此时,战略目标、战术安排、进军路线几乎与二十年前无异,毫无创新。
王玄谟虽表面豪情万丈,但缺乏足够的军事才能。在攻打滑台时,尽管兵力雄厚,装备精良,但由于过于刚愎自用且贪婪自私,导致军心涣散,进攻迟迟未能成功。450年7月出兵,10月拓跋焘便开始反攻,将宋军的中路和东路两军击溃。西路军本已攻克潼关,逼近长安,然而拓跋焘反击迅速,致使西路军被迫撤退。最为惊险的时刻出现在拓跋焘亲自南下,沿长江一路推进,直至瓜步洲,逼近宋朝首都建康。宋军不仅失去了北伐期间所占领的所有城池,甚至连首都都暴露在敌军前锋的威胁之下。
刘义隆意识到局势危急,急忙加强防守。他登上城头,望向北方,心中忧虑重重,常叹:“如果檀道济还在,怎么会让鲜卑人打到这里?”为了保卫建康,刘义隆不仅悬赏拓跋焘的首级,还强令富商捐赠资金,甚至想出一个奇招:命人埋藏毒酒于长江以北沿岸村落,企图毒死来袭的北魏骑兵。但此计最终未能奏效。
北伐持续了六个月,宋军因无力反击,只能在建康周围固守防线,实施坚壁清野。建康内外戒严,所有能上阵的官员都披上铠甲,甚至太子也参与驻守石头城。长江当时宽达四十里,拓跋焘虽一路深入宋境,给百姓带来极大灾难,但最终依然未能突破长江天险。451年正月初一,拓跋焘在瓜步山上宴请随军将领,豪饮庆功。刘义隆则心情沉重,力压内心的恐惧,望着江对岸的拓跋焘,感慨万千。
然而,拓跋焘豪饮一番后,便带着大军撤回北方。尽管北魏给宋朝带来无数的破坏和民众的惨痛,宋朝最终凭借长江天险得以保存。不过,拓跋焘的南下行动让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未能收复河南,国力严重削弱。从此,宋朝的实际控制范围几乎仅限于长江一线,河南和淮北地区屡屡易手,长期成为双方争夺的战场。
第二次元嘉北伐以惨败告终,不仅没有收复河南,还几乎导致国家灭亡。元嘉二十九年,刘义隆再次蠢蠢欲动,因拓跋焘被宫廷太监宗爱所杀,北魏朝廷政局混乱,刘义隆认为这是出兵的良机。可惜这次北伐仅持续三个月,战果微乎其微,最终,刘义隆在年末被太子刘绍所杀,北伐彻底终结。
纵观刘义隆的三次北伐,尽管他抱有雄心壮志,却始终未能实现恢复河南的目标。失败不断的北伐不仅使刘裕当年获得的成果付诸东流,连“元嘉之治”也化为泡影。刘义隆选将看
发布于:天津市常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